当前位置: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仓高跷

编辑:王文洁 2009-10-31 18:45:26
—分享—

副标题:——媲美“滩头年画”民间艺术之花

      12月24日,初冬乍寒,久负盛名的邵阳县民间故事会的白仓高跷踩春隆回,参加占地11000多平方米的隆回县汽车东站暨万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开盘。白仓高跷,这朵可与隆回滩头年画齐名的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出迷人的魅力,令观众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民间故事会源远流长

       风光秀丽、闻名邵阳县的白仓四尖峰山脚下,勤劳的白仓镇人民善歌善舞,源远流长。远可上朔到100多年前的清朝,那时每逢红白喜事,节日喜庆,浑身有着艺术细胞的白仓镇人民便耍起狮子、腾起长龙,踩起高跷,扎起花灯,扎起台戏,扎起塑面具,表演武术,节目丰富多彩,多姿多味,深为人民喜爱。白仓人民参加这样的活动都是踊跃参加,群策群力,并涌现出很多文艺名老艺人,曾出演了广西、武冈、隆回、东安、祁阳等地,在48年出现了瑞、高狮两会。解放后更是如虎添翼,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文化遗产被打成垃圾堆,并加上一脚,白仓的文化活动遭受同样的境况,被打入冷宫,令老艺人们痛心不已。78年拔乱反正之后,白仓镇工、商、农的老艺人、老前辈和文艺爱好者,把白仓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恢复保存下来,做到后继有人,弘扬白仓历史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982年3月,24名会员,自酬资金成立了白仓花灯俱乐部,在会员陆续发展到60多人的基础上,会员们集资扩办4台扎台戏,将原花灯俱乐部改名为白仓民间故事会至今。现故事会至今有106名会员,年龄最大的是90岁的刘重光,最小的只有6岁,有管委会人员11人,正副主任4人,委员7人,武术教练4人,是白仓镇最大的自发性的民间艺术群众组织,置有大小狮子8头,金龙1条,青黄龙各1条,故事柜台4台,大鼓一套,小鼓5套,高跷36副,花灯24盏,梁山旗帜15面,长号2把,秧歌鼓16个,彩桥一套,钹道一套,棍、刀、枪等。                

压轴表演节目——高跷  

在白仓民间故事会节目中,最为人民群众看好的是高跷。白仓高跷突出一个“高”,险在一个“高”,以其异乎平常“高跷”的高度,在全国实属罕见,令观众们大开眼界,称奇不已。

       一阵锣鼓声响起,全场奏起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演员们穿着艳丽的服装,踩着高跷出场了,服装的颜色以黄色、红色为基调,在广场的舞蹈表演中,显得格外醒目。白仓高跷是名副其实的高跷,也是别具一格。人站在高跷上,离地面足有3.5米高,两根长长的跷竿,比演员的身高还要高。演员们站在高跷上除了要保持身体平衡外,还要表演各种各样精采动作,其难度之大,不言而明。“高跷”的表演节目很丰富,有舞龙、舞狮、耍大刀、土地戏狮、西天取经、阁老取亲等。最精彩的,还应算是唐僧师徙4人西天取经、舞狮子、耍大刀。化妆而就的唐僧师徙4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肉眼不能辨妖怪、白白嫩嫩的唐僧,带着除尽妖魔鬼怪、抓头挠耳的孙大圣,呆头可憨、倒打一耙的猪八戒,一路辛劳挑担、兢兢业业的沙僧,跋山涉水,在高跷上前翻后滚,大路一踏朝西去,常常博得观众满堂喝彩,胆大的人还抢过“孙大圣”的金箍棒舞弄一番,兴致勃勃。每头狮子由两人前后扶住狮形道具而成。一个作头,一个当尾。红、黄、青当间的狮子金光灿灿,舞耍起来就像真狮子在高跷上前后翻滚,两边各有一头狮子,表演起来,左右呼应,在手拿绣球的驯狮音童子的逗引下,摇头晃脑,忽高忽低,身体不停运动。耍大刀则是单人技艺的发挥。两人或更多人不断挥舞大刀,刀法精彩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步法的变化也讲究有章有法,或进或退,或攻或守,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全场气氛轻快热烈,自然协调,具有浓烈的湘中地方特色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高跷高手是跌出来的

        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高跷师,是经过数以千计的跌倒之后才得以梅花香自苦寒来,功成名就。过不了跌倒这一关,是成不了高跷大师的。  

        练就高跷师第一步是要学会在3米多高的高跷上保持身体平衡,站在高高的高跷上,腿不能打晃,心不能惊跳,面不能变容,头不能晕眩;其后再在高跷上掌握各种表演套路。民间故事会非常注意培养可塑性强、年龄较小的高跷苗子,每天下午在他们放学后,便组织他们绑上高跷,踩着往满街上走,两旁安排高跷高手拿着长竿保护他们,并针对他们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把自己积累的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的丰富经验传授给他们。一般每天他们至少要走6里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次训练下来,汗向下雨一样,衣服都湿透了。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站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终于高跷手们站在高过人头的高跷上前追后赶,飞走自如,就像在平地上奔跑一样轻松。  

        为了能在高跷上进行武术表演,首先在平地上从武术基本步法学起,由武术教练教他们武术桩法、套路,一招一式,翻腾滚打,高跷手们丝毫不敢马虎,潜心领会其中的奥妙,以便能在高跷上和保持身体平衡有机地融洽在一起。上了高跷之后,由高跷手们自己摸索把武术表演和身体平衡有机结合的技巧,再从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身高、体重的理论,并对尽可能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有效地措施。  

        撩起每个高跷大师的裤腿,映入你的眼里的满是伤疤,当他们一不小心,从高高的高跷上重重地摔在地上时,那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裂痛。但没人退却,因为退缩的人是成不了高跷大师的。               

出色的表演倾倒国内外观众  

        邵阳县民间故事会白仓高跷除了应酬当地红、红白喜事,每逢节日都要开展庆典活动,并逐步走出白仓进行表演。其精湛的表演令中外观众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1989年国庆40周年,白仓镇庆祝活动上,白仓高跷的精彩表演使白仓镇热闹非凡,连邻近的东安县大盛桥镇许多人都闻讯赶来观看,人山人海。  

        1991年在邵阳蜜桔节上,白仓高跷应邀参加表演,高跷队从市委出发,踩着高跷经邵阳南门口,经青龙桥、邵水桥至今邵阳湘桂黔建材城来回几个圈,使汇聚邵阳的各方来宾大饱眼福,为数不多的外国游客第一次领略了中国这支璀璨的艺术之花的亮丽风采。荣获柑桔节“高脚狮桔城风采文艺展演二等奖”奖旗,得奖金1万元。  

        1994年9月17日,为期18天的94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在广州东方乐园开幕,白仓高跷应广东省旅游局的邀请参加演出达20多天,获得游园观众好评如潮,高达2.3米高的高跷,高跷手们表演的雄狮钻洞、雄狮抢宝、走四门、高空舞刀等各种高难度节目,令港、粤游客和外国游客大开眼界,称奇不已,争相录相摄影,鼓掌叫好。特别是香港记者以专栏报道称其为“名副其实的邵阳高跷”。有一位美国游客在高跷表演结束后,又掏出美元要演员重新表演一次,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摄了下来。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获纪念奖章一枚,书一本。民间故事会获组委会赠送的锦旗一块,称邵阳民间艺术团“民族风采花城汇,文化旅游双争辉”,并得酬金15000元。  

        1994年11月至1995年6月,白仓高跷被广东番禺市飞龙世界游乐城邀请,在那里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表演,在演出中海内外游客对高跷高度达到3米多高的惊奇和惊险,富有杂技水平的表演称赞不已,争先恐后摄像、摄影,络绎不绝,特别日本、泰国、俄罗斯的游客,向表演的人询问高跷的高度和精度,两根木杆怎能踩人等,还有一位台湾游客向演员们赠送了人民币300元,表示他的敬意和好感。在飞龙世界游乐城,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国务委员李铁映、邓小平女儿邓楠观看了他们的精彩表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高跷高手何建祥单独获得600元的表演奖,每位演员还获得168元的表演奖。  

        1996年,邵阳迎春商品交易会在邵阳湘粤家仫城举行,白仓高跷应邀参加了表演,并获组委会颁发的“邵阳县白仓镇高跷艺术表演奖”锦旗一块。另外在1998年的“宝庆府城建2500周年”、1995年的广东东莞市华江镇华江小学开学落成典礼上都有过他们出色的表演,民间艺术的魁力,令观众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白仓高跷还应邀到新宁、东安、本县农业银行、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岩口铺、黄亭市、塘田市、下花桥等地表演,大显身手。                  

白仓高跷亟待开发

        由于民间故事会只是一个自发性的群众组织,白仓高跷经费来源十分有限,主要来自会员筹资、演出赞助收入、租金收入,活动经费经常出现断炊的现象,令老艺人们痛心不已,生怕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夭折。在广东演出的时候,经日本游客的牵线搭桥,日本政府准备邀请他们去表演,后来的日本考察人员看见表演的衣服太寒伧,也不了之,这竟成为白仓高跷的一大憾事。  

        如何让白仓高跷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常开不败,把祖国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组建强大的演出集团,把白仓高跷做大做强,做成与隆回滩头年画齐名的品牌,仅靠民间故事会有限的经费来源,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民间故事会老艺人所期待的和所希望的。

编辑:王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