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力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真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编辑:王文洁 2015-08-07 15:27:45
—分享—

  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口103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0多万人,留守儿童5万多人,占全县在校学生的42%。近年来,我县以创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点阵型”工作体系为目标,努力形成“党政统筹、学校为主、部门联动、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构筑校内、校外无缝衔接的关爱服务网络,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为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与全民自觉行动的常态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学习有所教、生活有所助、心理有所疏、亲情有所依、安全有所护”,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聚集三农》等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我县被评为“全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县”,先后全国、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会议和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等作了典型发言。省文明委将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作为特色活动和创新案例报送纳入《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

  一、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喜爱的亲情家园

  (1)建好亲情交流平台。一是网络视频。我们把全县学校与少年宫的电脑室的电脑加装视频声频设备,转变成留守儿童的“亲情视频”室。视频室定时免费开放,并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网络聊天的技术指导,使留守儿童与外出家长可以经常在网上见面聊天。二是电话与手机。全县400人以上的学校与少年宫都安装了留守儿童免费拨打和接听的“亲情”电话或手机。三是书信与贺卡。我们在寒、暑假前分别开展免费的“亲情贺卡”与“亲情书信”活动,留守儿童通过书信与贺卡向父母“道一声祝福,报一声平安”,汇报一学期以来的学习、生活、心理情况。同时,在信卡中夹带一封学校对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书。 (2)积极开展亲情替代。一是教师关怀。教师扮演好“爸爸妈妈”的角色,做好留守儿童亲情弥补工作。二是同学关心。在全县班级中开展帮助留守儿童的“一二一,齐步走”活动,即一名留守儿童,两名非留守儿童和一名教师组成亲情小组,小组成员互相关心,共同进步。学校定期组织为特困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三是亲情活动。学校在体育课、班团活动和心理团体辅导安排了亲情游戏环节。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校组织留守儿童联谊会。学校少年宫不仅为亲情活动提供场地,而且还组织“邵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当地群众文艺活动,在推进少年宫乡土化中让留守儿童感受快乐。

  二、让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热爱的代管家长

  (1)教师当好“代管家长”。以学校为单位,每一名教师与多名留守儿童组成代管家庭,开展培育品格、养成习惯、辅导学习、照顾生活等工作,做到“代管称职,关爱彻底”。(2)完善学校托管条件。近三年,全县新建寄宿制学校2所,新增学生宿舍2.5万平方米,购置200万元的文体器材与电视、洗衣机、床铺等生活用品,农村学校寄宿生增加5204人。我们在农村偏远小学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保育管理试点。在农村寄宿学校推行任课教师兼职生活辅导员制度。我们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将每个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200人以上规模的小学建成留守儿童的“托管中心”,而加快学校少年宫的设施建设和功能发挥将直接推动留守儿童的“托管”质量。

  三、把心理辅导作为学校教育的常规内容

  (1)创建辅导方法。第一步,进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普讲和问卷调查,部分学生使用心理测评量表,进行心理评估,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真实情况;第二步,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每周每班开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第三步,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第四步,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第五步,每个月收集反馈信息,修正辅导工作的方向和内容;第六步,每学期评价辅导效果;第七步,收集整理辅导原始资料,完善辅导策略,撰写心得体会。(2)建立辅导机制。学校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做到“十有”:有领导班子、有工作计划、有心理健康档案、有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记录、有活动效果评估、有专项经费安排、有一名以上心理辅导教师、有辅导场所、有与家长联系的通讯设备。(3)加强师资建设。与湖南师大联合举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国家认可的心理辅导员32名。从湖南师大特招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两名。县教育局组建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学会。(4)开展课题研究。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编写了校本教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36策》。开展了留守儿童励志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克服“留守”困难。

  四、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

  (1)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利用平时联系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家长集中返乡的时机,集中对第一监护人进行指导;运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对第二监护人尤其是“隔代教育”的祖父辈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2)搭建孩子理解家长的平台。在春季开学前,每所学校与都要举办外出家长报告会,使留守儿童感受家长创业的艰辛,正确认识外出务工父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学校少年宫定期为留守儿童播放感恩教育片。(3)引导家长与孩子多见面。去年暑假我们与广东省东莞市妇联共同组织了19名留守儿童赴莞与父母集中见面活动。我们还设立了贫困留守儿童探亲交通补助金。学校建议家长增加回家次数或家长双方有一方能留在老家照看孩子。

  五、确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2)成立工作机构。2009年7月,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意见》,明确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方法、机制、载体、职责、经费、考核等内容,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各乡镇和学校也成立了工作机构。(3)加强考核与督查。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纳入对学校与少年宫的日常考核。县督查室代表县委、县政府每年对关爱工作专项督查两次。督导考核与督查结果跟乡镇干部和学校教师提拔任用、评优晋级、绩效工资挂钩。(4)加大经费投入。县政府每年预算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费10万元;县教育局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募集基金60万元;县财政优先调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费,每年支持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的运转经费3万元。

  六、校内校外协同推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营造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2)争取社会支持。民政、扶贫、劳动、农业、卫生等部门帮助留守儿童及家庭解决生活生产困难;“春风行动”等爱心活动,重点慰问特困留守儿童及家庭。乡镇文化站、村活动场所、远教站点、“农家书屋”等在放学期间定时对留守儿童免费开放。电信部门开通“亲情”电话96台,每台每月免除话费100元,邮政部门减免“亲情”书信与贺卡的邮资;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省文明办支持我县关爱经费40万元,团省委支持视频声频设备1500套,湖南湘窖酒业公司和湖南亚华乳业公司赞助经费10万元。(3)开展结对帮扶。乡镇就近招募留守儿童校外“代管家长”4000余人。组织23个县直单位组成团体志愿者与乡镇学校开展结对活动,每个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以上关爱活动,帮助结对学校建立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个志愿者结对一个以上留守儿童。组织了东莞市城市儿童与我县留守儿童,长沙市长塘里小学城市儿童与我县文昌小学留守儿童等结对活动。(4)设立留守儿童节日。我县在2009年12月12日(即“要爱要爱”)启动留守儿童“快乐日”活动,并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留守儿童的节日。

  通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创新,我们的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辑:王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县新闻网首页